
近日,Nature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和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豬遺傳育種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構建大白豬和清平豬胎盤中miRNA/mRNA的調控網絡鑒定與分娩啟動相關的關鍵因素”(“Integrated analysis of miRNA/mRNA network in placenta identifies ke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abor onset of Large White and Qingping sows”)。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李華南、碩士研究生吳彬為共同第一作者,中心PI蔣思文教授為通訊作者。
清平豬產于湖北省當陽市,是全國地方優良豬種之一。清平豬妊娠期短,較其他豬種妊娠期短2~3天,是其獨特的優良特性之一。
分娩啟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理過程,其機制了解甚少。在本研究中,采集4組豬(妊娠112d有分娩征兆的清平豬(QS組)、妊娠114d有分娩征兆的清平豬(QL組)、妊娠112d沒有分娩征兆的大白豬(LS組)和妊娠114d有分娩征兆的大白豬(LL組))的胎盤組織,采用轉錄組測序獲得了一組差異表達基因,其中包括2164個mRNA和39個miRNA。運用DAVID分析上述差異表達基因顯示它們主要在對激素刺激做出響應、免疫反應發揮關鍵作用。運用Cytoscape軟件構建差異基因間的調控網絡,發現節點基因,進一步構建節點基因與差異miRNA間的調控網絡。下一步將研究差異基因的功能揭示清平豬妊娠期短的機制。
文章鏈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