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是根據教育部、湖北省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重要精神,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突出”的要求,由優勢高校和龍頭企業面向生豬健康養殖行業組建而成。
2012年9月,華中農業大學聯合國內優勢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組建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
2012年12月,中心重新配置資源,協同長江大學、武漢輕工大學及湖北相關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生豬健康養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2014年5月,中心獲得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認定。
2015年,中心主任陳煥春院士帶領中心成員,牽頭制定“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項目并推動實施。
2018年10月,中心以優秀(排名第一)通過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驗收評估和現場考察。
2019年9月,中心獲得教育部辦公廳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認定。
生豬健康養殖當前主要面臨“養殖效益低下、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等三大問題,要“提高養殖水平、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亟需從品種、疾控、飼料、環境、設備等五個方面著手解決,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在于此。
中心將高校在生豬健康養殖方面的優勢,從人才、隊伍、學科、技術、平臺等方面進行分工協作,聯合攻關,組織建立了豬品種培育與繁殖創新平臺、豬病防控創新平臺、豬營養與飼料創新平臺、養豬設施設備創新平臺、豬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創新平臺等五個協同創新平臺。中心設主任1名,副主任4名,已聘PI(首席研究員)34名,研究骨干近百名。中心匯聚了我國生豬健康養殖領域的最優勢人才隊伍,擁有院士4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
中心匯聚了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等4個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家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有機類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20余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中心匯聚了大北農集團、溫氏集團、揚翔集團、武漢科前、羅牛山、武漢天種、中糧集團、雙匯集團、雨潤集團、唐人神集團等一批極具創新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知名企業,涵蓋了豬的育種與生產、豬用生物制品與獸藥、豬用飼料與添加劑、生物肥料、養殖設施設備等各個領域。中心以圍繞養豬業發展的品種、疾控、營養、設備、環境五大瓶頸為突破口,以平臺為單位開展一級協同創新,攻克難關,提供優良品種、疾病凈化、綠色飼料、先進設備、生態養殖等產品與技術方案,將其組裝集成并開展二級協同創新,用新技術、新產品支撐養豬企業發展,幫助培育國際一流現代化大型養豬企業,并形成可以推廣、復制的現代生豬健康養殖模式,最終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優質美味、價廉物美的豬肉及其深加工產品。
中心成立八年多來,積極凝練重大創新任務,開展人才培養、人事制度、資源分配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建成了1.4萬平方米協同創新中心大樓和一批試驗示范基地并投入使用。當前,新品系(種)、豬病控制、新型飼料資源開發與飼養管理方式優化、豬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養豬新設施設備研發取得較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