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em id="xv63c"></em></span></track>

          <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span></track>

          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2021)

          中心新聞
          中心動態
          首頁 > 中心動態 > 正文
          陳煥春院士做客學術沙龍談農業科技創新與教育改革
          2022-09-14

          講座現場(學通社記者 黃瑞杰 攝)

          南湖新聞網訊(學通社記者 張夢迪)99日晚,新學期第一期學術沙龍在我校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報告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教授應邀做客本期學術沙龍,為在場師生帶來以“農業科技創新與高等農業教育改革”為主題的報告。

          陳煥春首先總結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科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以雜交技術為代表的先進育種技術帶來巨大的技術革命和社會效益,解決了人民“吃飯的問題”;以肥料和飼料為代表的工業化發展,極大促進了種植和養殖力的發展,降低成本,促進農民的增收;以新型農藥為代表的植物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產品品質。然而,我國農業依舊面臨著資源環境日趨緊張、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科技創新成果不足等困境。

          陳煥春院士作報告(學通社記者 黃瑞杰 攝)

          目前我國在核心技術層面對國外依賴度高,一些地區的農業面臨耕地污染嚴重、畜禽良種國產化、智能農業機械設備研發等重大領域的關鍵性技術以及‘卡脖子’技術,迫切需要農業科技人才”,基于我國農業發展現狀,陳煥春說,“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于實現農業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他提到,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時期,這是抓住國際生物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的關鍵時期,我們應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鄉村振興”理念,將科技創新扎扎實實落到實處。他強調,我國新農村建設,在集中解決交通道路、水電氣和污水處理,統籌醫療、文化教育,建設生活宜居、環境優美、節約型生態的同時,要順應科技創新鏈與農業經濟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潮流,更加注重構建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著力于完善高等農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引領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

          在人才培養方面,就當前我國高等農業教育實際,陳煥春認為,高等農業教育改革需要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將人才培養使用與重大科研布局、科技任務實施等統籌謀劃,建設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基地,加強整體布局。同時,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加強與國際知名科研院所交流學習,具備創新、創造、創業的精神和能力,樹立全球意識,熟悉掌握發達國家農業科技前沿,了解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的現狀,加快提升國際化水平。

          陳煥春表示,在政策方面,要整合優化優質資源,營造有利于人才培養和發展的制度和環境,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農業領軍人才,打造世界農業科技人才高地和創新中心,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陳煥春院士回答同學提問(學通社記者 黃瑞杰 攝)

          最后的提問環節中,陳煥春回答了有關研究生如何做出創新型、有價值的研究的問題。他說:“學術研究要真正以社會需求、行業需求為導向,加大對基礎技術研究的投入,讓研究成果應用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即使只是解決了很小的問題,但這也是對行業、對社會有價值的研究。”



            <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em id="xv63c"></em></span></track>

                <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span></track>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