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em id="xv63c"></em></span></track>

          <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span></track>

          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2021)

          中心新聞
          中心動態
          首頁 > 中心動態 > 正文
          【迎新季】青年師生共探“如何研發一支疫苗”
          2022-09-27

          彭貴青與同學們分享(通訊員 陳柄先 攝)

          申邦回答同學們提問(通訊員 陳柄先 攝)

          張旭杰與同學們交流(通訊員 陳柄先 攝)

          南湖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正蓮 鄧秋雨)924日晚,“青年科學家面對面”第一期主題沙龍“如何研發一支疫苗”,在學生綜合服務樓103舉行。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彭貴青、申邦以及水產學院張旭杰三位青年科學家,立足學科特色,從各自的研究方向出發,與來自不同學院的同學共同探秘疫苗設計的奧妙與未來。

          研發疫苗的奧秘

          蒙蒙細雨帶來的涼意,沒有阻擋大家的參與熱情。6點剛過,就有同學陸續來到活動現場。同樣提前到場的老師們,主動走到同學中間,和大家熱情攀談,現場彌漫著一種平等、親切的融洽氛圍。

          晚上7點,“如何研發一支疫苗”沙龍活動正式開始。主持人申邦老師,從每個人一出生就要接種各種疫苗出發,分享了疫苗作為健康衛士對人的重要意義,從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研究、推廣牛痘疫苗預防可怕的天花病開始,分享了百年疫苗開發史。“疫苗研發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申邦表示,目前還有很多傳染病沒有疫苗,比如艾滋病、非洲豬瘟等,有些疫苗還不夠完美,比如結核病的疫苗不能提供全面的保護、流感疫苗需要頻繁去接種,等。他說:“疫苗研究還需要大家不斷去努力,也是年輕一代可以貢獻智慧和才華的地方。”

          如何開發一支疫苗?彭貴青老師從早期天花疫苗、狂犬疫苗等減毒疫苗的探索,談到科學家們執著追求,矢志不渝只為研發更好的疫苗的故事。我校1978級校友傅振芳先生,17歲進入大學以來就立志一輩子只干一件事——研發狂犬疫苗;"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先生,對脊髓灰質炎的預防及控制的研究更是長達42年,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他在研究口服疫苗的過程中自己第一個服用,然后又讓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服用,親身檢驗其安全可靠性。

          “從現象到本質,經驗的積累非常重要。”彭貴青表示,科學研究需要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才能產生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創新。

          跨入科學的殿堂

          科學研究是否距離本科生很遠?彭貴青分享了偽狂犬疫苗的研發故事,重點講述了動科動醫學院方六榮老師當年在本科生期間為偽狂犬病病毒鄂A株分離所做出的貢獻。“本科生的能量無窮無盡。”他勉勵大家,要勇于挑戰敢于創新,并且用心去發現身邊更多這樣的動人故事。“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大家也能成為方老師這樣的人。”申邦老師打趣到,最好是不需要等那么久,大家能夠在本科期間做出成就更加了不起。

          水產學院張旭杰老師則認為,自己距離在場的同學更近,“你們很容易超越我。”張老師介紹了魚用疫苗的特殊性、研發挑戰以及目前發展現狀。他說,國內水產疫苗起步晚,目前獲批的7個疫苗也各有問題,但已經有更多疫苗正在申報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魚用疫苗研發當中,他說:“你們趕上了農業科技的好時代,現在不加入,什么時候加入呢?”

          動物疫苗跟人類有什么關系呢?彭貴青、申邦通過H7N9疫苗、弓形蟲疫苗等案例,分享了動物疫苗阻斷人獸共患病向人與畜禽傳播,從而實現人病獸防動物疫苗保障人類健康的原理。疫苗的好處還不止于此,天花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艾滋病,寄生蟲疫苗可以治療腫瘤。“什么病可以開發疫苗?”彭貴青鼓勵大家,“有新的思考、新的想法,可以隨時交流。”申邦老師也鼓勵積極發言、提問的同學們,可以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探究下去。

          互動交流激揚夢想

          “我們能否研發一支可以應對任何變異的新冠疫苗?” “可否讓疫苗接種像洗臉一樣簡單?”師生之間,老師之間,各種問題你來我往,此起彼伏。“非常好的問題!”“你們一進校就有科學家的潛質!” “你考慮得特別全面,我都沒想過這么多!”對于同學們的發言、提問,三位老師總是不吝肯定、鼓勵、表揚。

          “老師們分享的故事讓我覺得科研工作離我們并不遙遠。”機械2204桂文莉表示,自己對疫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開始思考一些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問題,“同學們的奇思妙想也讓我深受啟發”。“老師們都很耐心細致,真正做到尊重且鼓勵同學們的每一種想法。”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智慧農業2204班萬可表示自己收獲很大,更加堅定了自己對水產方面的學習興趣,“活動既具有趣味性又能真正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促進作用,讓新生對未來的大學學習生活心馳神往。”水產2203何巧銘則認為,這個活動不僅讓自己拓寬了知識面,了解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精神,更加重要的是“勇于大膽發言、提問,這對自己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個人也跟同學們一起學習到很多新思路。”張旭杰表示,一開始還擔心同學們的理論基礎是否能理解疫苗相關的科學問題,隨著活動的深入,“我發現這種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因為同學們的基本功很扎實,涉獵也非常廣泛,對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因此互動非常愉悅。而且同學們思維十分活躍,提出了很多未來疫苗可能的發展方向,受益匪淺!”

          據悉,2022年迎新季“青年科學家面對面”活動,邀請了20位來自不同學科的青年科學家圍繞“如何研發一支疫苗”“人工智能與詩意田園的美麗邂逅”“餐桌上的未來食物”“大數據時代的沃野千里”“五彩斑斕的植物世界”“解析生命的密碼”等6個主題與本科新生進行分享交流,這些分期舉行的分享活動將持續至929日。



            <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em id="xv63c"></em></span></track>

                <track id="xv63c"><span id="xv63c"></span></track>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