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結果,我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5項,其中動科動醫學院獲獎3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青年獎1項。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晏向華教授團隊完成的“亮氨酸調控早期斷奶仔豬蛋白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機制”成果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該項目首次證實了早期斷奶應激可誘導仔豬自噬發生,闡明了亮氨酸作為信號分子通過Barkor-mTOR和miRNA-ULK1兩途徑調節蛋白質代謝(自噬)的機制,解析了亮氨酸作為信號分子促進仔豬腸道上皮細胞能量代謝和調節早期斷奶仔豬骨骼肌能量代謝的機制。首次提出了“亮氨酸兼蛋白質合成底物和信號分子的雙功能”的學術觀點。
晏向華帶領團隊開展科研攻關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劉小磊教授榮獲青年科學獎,這是我校首次獲得該獎項,教育部該獎項年均授獎數不超過10項。劉小磊創建國際首個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的豬整合組學知識庫,打通了從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到關鍵基因篩選的“最后一公里”;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組育種算法和軟件,實現了百萬級群體基因組選種選配大數據的高效計算,全面適配國產“鯤鵬”生態,在中糧、揚翔等生豬育種龍頭企業落地應用,科研版被美國、丹麥等60余個國家使用,提升了我國基因組育種大數據計算領域的創新水平。
劉小磊教授作基因組育種計算工具報告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楊利國教授團隊完成的“牛發情排卵調控與鑒定關鍵技術”成果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技術從發情排卵調控、發情鑒定、適時輸精、定時輸精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創新了母牛發情排卵內分泌調控和發情鑒定體溫與運動互作等理論,可用于誘導母牛同期發情排卵和發情鑒定及早期妊娠診斷。發明了母牛發情排卵調控和鑒定相關專利技術19項,獲6項新獸藥證書,開發6種激素產品、3種設備、7個計算機軟件,部分成果獲得轉化,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