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上午,揚翔集團董事局主席楊翔、總裁施亮、人力資源總監李曜華等來校商討深化校企合作。校黨委書記李忠云、校長鄧秀新、副校長姚江林,校黨委常委、學校辦公室主任王從嚴,人事處、科發院、計財處等職能部門和動科動醫學院負責人、有關專家接待了楊翔主席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在行政樓310會議室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會由姚江林主持。
會上,李忠云書記代表學校對楊翔主席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我校與揚翔集團六年來的務實合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學校師生入駐揚翔公司開展技術研究、推廣與服務,師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揚翔集團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建立了目前全球最大種公豬站,通過“公司+農戶”形式,2014年帶動18.6萬農戶養殖增收47.2億元而脫貧致富。他表示,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校企合作的成功開展。他期待未來雙方合作能更廣泛和更深入,取得更大的成效,有更多的亮點。
揚翔集團董事局主席楊翔充分肯定了雙方前期合作所取得的成績。他認為,“成功=平臺+人才+管理”,借助高校的人才和科技優勢,企業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他希望雙方能夠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除在豬的育種與生產、疾病防控、營養與飼料方面繼續加強合作外,在糞污資源化利用與環境控制、設施設備、食品科學、大數據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等多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完成農業高校和農牧企業的歷史使命。他表示,揚翔集團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與華農的深度合作。他強調,揚翔公司的對手不是國內的農牧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要縮短與國外同行的差距,讓“老百姓吃上更好更安全更便宜的豬肉”,實現“美國豬肉中國造”。
揚翔集團總裁施亮介紹了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他首先介紹了揚翔公司的發展現狀,并通過詳實的數據闡明了養豬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和機遇。在談到公司未來戰略時,他提出了“千萬頭肉豬出欄,千萬份豬精,千億市值”的“三個三年目標”。 他希望學校未來給予更大支持,幫助公司實現發展目標,促進雙方合作共贏。
在聽取了揚翔集團的情況介紹后,校長鄧秀新發表了講話。他認為,我校與揚翔集團的合作很成功,踐行了學校“開放辦學”的理念。鄧秀新指出,面向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既能讓科技與產業對接,又能帶動高校人才培養。教師到生產實踐中去練兵可以把課講得更生動,企業在獲得人才技術支持的同時可以提高競爭力,校企實現雙贏。鄧秀新就雙方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提出了建議。他說,雙方要建立起定期的溝通機制,為更有效地解決生豬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提供保障。學校鼓勵學院實施“企業型(專業型)博士”的培養,讓他們在生產實踐中認真發現問題,并轉化為研究課題,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使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使老百姓受益。鄧秀新還建議揚翔集團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技術服務和產品服務水平,延伸價值鏈。他強調,雙方應建立良好的人才投入機制,打造校企合作“揚翔—華農模式”。
李忠云書記作了總結講話。他高度贊揚了揚翔集團的企業價值觀,他說,揚翔集團的發展目標不是打敗同行,而是提高中國養殖業的國際地位,趕超國際水平,最終實現“美國豬肉中國造”,這是有著很高層次的認識。李忠云指出,雙方的合作也應如此,應圍繞明確的目標,理清思路,通過讓優秀的專業人才帶著技術服務企業這一有效途徑,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將校企合作推向更高更深的層次,實現多贏。李忠云表示,學校將以更真誠的心開展合作,相信未來更好,合作更愉快。
據悉,我校自2009年開始與揚翔集團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多年來通過多種形式與其開展合作交流,培養和輸送人才,開展科技服務。我校與揚翔公司共同建立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引進與聯合培養的模式,不僅成為廣西揚翔成長過程中引進專業人才、華中農業大學發展中培養實踐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更成為中國農牧行業中校企合作的新典范。合作6年來,揚翔公司養豬效益得到提高,豬肉品質安全和環境得到保障,公司成為行業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我校師生積極活躍在揚翔公司種豬和飼料板塊各業務中,通過課題研究、生產實踐、教學實習等形式鍛煉了動手能力和解決現場技術的能力,提升了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