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教育部組織專家在武漢召開“動物育種與健康養殖前沿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論證會。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線上出席并講話。論證專家組由桂建芳院士、譙仕彥院士、肖庚富、侯永清、陳新華、陳明周、陳吉龍、王彥芳、梅書棋、周永順、談松林等11位專家組成。校黨委書記高翅,校長李召虎,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陳煥春院士,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姚江林,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楊少波以及學校相關部處、前沿科學中心代表參加論證會。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張國輝主持會議。

論證會現場(記者 彭雨格 攝)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講話(記者 彭雨格 攝)
雷朝滋在講話中指出,前沿科學中心是以前沿科學問題為牽引,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前沿性基礎研究的科技創新基地,是教育部加強有組織科研、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最重要的平臺與載體。他強調專家論證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是否“非建不可”“非華中農大不可”“未來目標和建設方案可期”的邏輯展開論證,重點考察“四個實”是否落實到位,即目標任務實、研究團隊實、物理空間實、投入保障實。要堅持國際一流,以國際一流水平為目標,圍繞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建設科技創新團隊,大膽開展“非共識項目”和“無人區”問題的探索,提升引領學術發展的能力,實現更多的“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

趙書紅匯報建設方案(記者 彭雨格 攝)

李召虎匯報建設推進情況(記者 彭雨格 攝)

陳煥春院士回答專家提問(記者 彭雨格 攝)
論證由桂建芳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書紅教授向專家組匯報了“動物育種與健康養殖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對建設意義、主要探究方向與內容、建設基礎、建設目標和規劃、研究進展等方面進行了介紹。校長李召虎從組建研究機構、創新管理體制、明確發展使命、組建一流創新團隊、深入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落實學校主體責任等方面對前沿科學中心前期建設推進情況進行了介紹。陳煥春院士作為“動物育種與健康養殖前沿科學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回答了專家提問。

專家組現場考察中心大樓內部建設(記者 彭雨格 攝)
與會專家在聽取中心建設方案與前期推進情況基礎上,審閱了相關材料,現場考察了中心大樓,并圍繞如何進一步探索養殖業發展模式,如何實現養殖業種植業發展一體化,如何更好匯聚國內優勢科技力量、多學科交叉融合、謀劃“大平臺”建設,如何聚焦凝練技術與產品背后的科學問題,如何實現種業創新鏈與產業應用鏈高效融通,如何實現綠色健康養殖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經過充分質詢與討論,專家組認為“動物育種與健康養殖前沿科學中心”重點面向解決我國動物種業與健康養殖面臨的“卡脖子”問題,覆蓋育種、繁殖、疾病、營養、生境等五個方面開展前沿研究,中心建設方案圍繞動物基因組精準設計與育種、干細胞與繁殖精準調控、病原致病機制與防控技術產品創新、營養物質代謝流調控與動物高效生產、智能化養殖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五個研究方向,研究基礎科學問題、研發關鍵核心技術,力爭突破豬、淡水魚等動物育種與健康養殖領域的瓶頸問題,對打贏我國種業翻身仗、實現“安全、高校、高產、優質、生態”綠色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符合前沿科學中心建設的定位要求。中心建設定位明確,任務目標與研究內容清楚,發展規劃切實可行,保障措施到位,一致同意通過論證。

高翅講話(記者 彭雨格 攝)
最后,校黨委書記高翅在講話中強調,學校矢志于在動物育種與健康養殖方面領跑,將持續加強學校“雙一流”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未來學校將繼續圍繞創新,堅持資源跟著創新走,聚焦資源與管理,推動前沿科學中心“為了人類的健康、地球的健康”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