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22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家畜繁殖員職業技能競賽在我校舉行,全省13支代表隊39名選手同臺競技。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姚江林,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易俊東,省農業發展中心有關處室負責人及我校動科動醫學院負責人、有關學者應邀觀摩了此次競賽。
本次競賽由省農業發展中心、省農業農村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鄉村振興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八家單位聯合主辦,我校動科動醫學院、農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238鑒定站、湖北省畜牧良種場共同承辦。
姚江林、易俊東先后在大賽開幕式上致辭。姚江林指出,家畜繁殖員是畜牧生產行業重要的技能工種,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支撐。舉辦家畜繁殖員技能大賽,為生產一線的家畜繁育技術人員提供學技術、練技能、展身手的舞臺,充分展示基層畜牧技術人員的技能和風采,有利于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營造重視農業技能、尊重農業農村人才的良好氛圍,切實增強基層畜牧技能人員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本次競賽在華農舉辦,是對我校畜牧獸醫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工作的一次重要推動和促進,為學校師生提供了近距離、絕佳的觀摩學習機會。
易俊東認為,家畜繁殖是畜牧生產的保障,更是良種培育的基礎,只有提高家畜繁殖的水平和質量,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高品質和安全的畜牧產品進入大眾的餐桌。通過開展家畜繁殖員職業技能競賽,幫助從業人員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參賽選手檢測競賽(通訊員 付雪林 攝)
據了解,本次家畜繁殖員職業技能競賽,是2022年“湖北工匠杯”職業技能競賽55項賽事中的一項,為省級一類職業技能競賽。大賽采用理論考試和現場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現場操作考核為豬常溫精液精子活力和密度檢測、背膘厚測定、發情鑒定、常規輸精4項。實操考核都是根據國家標準和工作實際來設置的,如背膘厚測定,可用來判定母畜發情配種能力,指導母豬的飼養管理,調整飼喂方案;精液檢測和常規輸精,則可以擴大優良種公畜利用率,提高畜群質量,同時防止生殖疾病傳播,提高母畜受胎率等。裁判員根據選手操作的規范性、數據的準確性,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等方面為選手打分,最終以筆試30%、實操70%的權重遴選前6名進行集訓。通過集訓后,優選3名選手代表我省參加10月份舉行的全國家畜繁殖員職業技能競賽。
通過一天激烈的角逐,來自武漢代表隊的陳浩東斬獲個人第一名,來自鄂州代表隊的劉剛、朱永團分別摘得第二名、第三名,鄂州市等8個市州獲得優秀組織獎。